太康縣農牧局
2019年度部門預算公開說明
目 錄
第一部分 太康縣農牧局概況
一、太康縣農牧局主要職能
二、太康縣農牧局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第二部分 太康縣農牧局2019年部門預算收支情況說明
第三部分 名詞解釋
附件:太康縣農牧局2019年度部門預算表
一、部門收支總體情況表
二、部門收入總體情況表
三、部門支出總體情況表
四、財政撥款收支總體情況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情況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表
八、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
九、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十、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十一、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第一部分
太康縣農牧局概況
一、太康縣農牧局職能和主要職責
根據《中共太康縣委太康縣人民政府關于縣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太發[2015]2號)文件,不再保留縣農業局、縣畜牧局,組建太康縣農牧局,為縣政府工作部門。
(一)擬訂全縣種植業、漁業、鄉鎮企業、都市生態農業、農墾等農業有關產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政策、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擬訂全縣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政策、規劃并組織實施。起草農業和農村經濟政策、意見等,推進農業依法行政。
(二)承擔完善全縣農村經營管理體制責任。提出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建議,指導農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權流轉和承包糾紛仲裁管理。研究提出有關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建議;指導、監督減輕農民負擔和村民籌資籌勞管理工作,監督惠農政策落實。指導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指導、扶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與發展,配合國土部門做好永久性農田劃定保護工作。
(三)指導全縣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組織落實促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品質改善:會同有關部門指導農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編報部門預算并組織執行,提出扶持農業農村發展的財政政策和項目建議,與縣財政部門協商并共同組織實施。參與擬訂有關農業開發規劃并監督實施。配合相關部門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四)承擔農業防災減災責任。監測、發布農業災情,提出生產救災資金安排建議,指導緊急救災和災后生產恢復。負責全縣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指導植物防疫和檢疫體系建設。組織監督對植物的防疫檢疫工作,發布疫情并組織撲滅。組織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普查。
(五)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發展,擬訂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規劃與政策并組織實施。組織擬訂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政策、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農產品加工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組織擬訂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提出促進農產品流通的政策建議。
(六)承擔提升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責任。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依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發布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信息。參與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指導農業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依法實施符合安全標準的農產品認證和監督管理。組織監督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
(七)組織、協調全縣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依法實施對農作物種子(種苗)、農藥的許可及監督管理。依法負責對漁船、漁機、網具的監督管理。擬訂有關農業生產資料地方標準并會同有關部門監督實施。負責對有關肥料的監督管理。
(八)負責全縣農業信息化體系建設,牽頭擬訂農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制度、規范。開展相關農業綜合統計工作,發布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指導農業信息服務工作;監測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情況,提出農產品市場調控的政策建議。開展培育農產品品牌工作。
(九)擬訂全縣農業科技、教育、農技推廣規劃、計劃和有關政策并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全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組織開展農業領域的高新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負責農業科技成果管理,指導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負責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
(十)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縣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農業教育和農業職業技能開發工作,參與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實施農業農村人才專業技術資格和從業資格管理。
(十一)制定并實施全縣農業生態建設規劃,指導農村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與利用,負責沼氣推廣與普及工作,指導農業生物產業發展和農業農村節能減排,承擔指導農業方面源污染治理有關工作。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指導生態農業、都市農業、循環農業等發展。組織協調“菜籃子”工程建設。負責保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負責農業植物新品品種和農業野生植物保護工作,牽頭管理外來有關物種。
(十二)組織全縣農業資源區劃工作,指導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指導農用地、漁業水域、宜農灘涂、宜農濕地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擬訂耕地及基本農田質量保護與改良政策并指導實施,依法管理耕地質量。運用工程設施、農藝、農機、生物等措施發展節水農業。會同有關部門處理漁事糾紛,行使漁船檢驗和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權。負責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
(十三)承擔政府間農業涉外事務,參與農業貿易談判工作,組織開展全縣農業貿易促進和農業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合作。提出主要農產品的進出口建議,負責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工作并配合有關部門做好農產品出口工作。
(十四)組織制定全縣畜牧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
(十五)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發展畜牧業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發展戰略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參與全縣涉牧財稅、價格、金融保險、進出口等政策的制定;組織擬定全縣有關畜牧、種畜禽、獸醫、獸藥、飼料等規范性法規草案。
(十六)組織擬定種畜禽、獸醫、獸藥、飼料、牧草種子畜牧獸醫器械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等地方標準,經批準后監督實施
(十七)負責畜禽養殖、種畜禽、獸醫、獸藥、飼料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等監督管理;負責飼草飼料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監管工作
(十八)指導全縣畜牧業生產,組織落實促進畜牧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畜牧業結構調整、區域布局和優質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加強地方畜禽遺傳資源的保護開發,推廣畜禽新品種和生產新技術;培育保護和發展畜產品品牌;參與扶持畜牧業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和提出項目建議,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十九)指導畜牧業規模化養殖、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促進畜牧業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發展;提出促進全縣大宗畜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
(二十)負責制定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并組織實施,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會同有關部門發布有關畜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信息。
(二十一)負責全縣動物防疫工作。擬定并組織落實動物防疫、檢疫法規、政策和技術規范;組織制定并實施全縣動物疫病防治規劃和動物防疫檢疫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負責種畜禽場動物防疫條件審核工作;負責全縣畜禽防疫、動物及其產品的檢疫檢驗;負責全縣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負責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管理工作。
(二十二)負責獸醫醫政、獸藥藥政藥檢、獸醫衛生的監督管理;負責官方獸醫醫政、執業獸醫的培訓、考試、考核和管理工作。
(二十三)承擔生鮮乳產品生產環節、收購環節的食品安全工作。指導生鮮乳收購站布局規劃和建設;負責生鮮乳收購站的監督管理;負責奶畜飼養以及生鮮乳生產環節、收購環節的監督管理;制定并組織實施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
(二十四)承擔畜牧業的監測分析和預警工作,開展相關畜牧業統計工作,發布畜牧業經濟信息;負責畜牧業信息化建設,指導畜牧業信息服務。
(二十五)組織制定全縣畜牧業科技、教育、培訓、技術推廣規劃;組織實施畜牧業領域的高新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畜牧業科研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負責全縣畜牧獸醫科技推廣隊伍建設管理;負責畜牧業服務體系的建設管理;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畜牧業環保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畜牧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參與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負責指導聯系學會、行業協會工作。
(二十六)承擔大康縣人民政府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十七)承辦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太康縣農牧局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太康縣農牧局包括局機關本級預算和20個二級單位預算。
(一)局機關行政
局機關行政,行政編制25人,實有人數23人,單位性質行政,經費預算性質財政預算撥款,內設10個職能股室:辦公室、人事股、計劃財務股、行政審批服務股(產業政策與法規股)、種植業管理和水產股、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辦公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股、畜牧股、防疫檢疫股、醫政藥政股。
(二)局機關事業
局機關事業,事業編制1044人,實有789人,單位規格為股級,單位性質事業,經費預算性質財政預算撥款。20個二級機構:太康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太康縣經濟作物工作站(掛蔬菜辦公室牌子),植保植檢站(掛農藥管理站牌子),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土壤肥料工作站,農業技術培訓站(掛太康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牌子),農業科學研究所,太康縣種子管理站,種子公司(改制后為種子技術服務站),園藝場、植保公司,棉花原種場,棉花良種加工廠,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動物衛生監督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畜禽改良站、飼草飼料站、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按照上級精神,原化工部五七干校交由農業局管理。
三、2019年部門預算編制原則
(一)完善政府預算體系,積極推進預算公開。本部門、單位收入和支出全部納入預算;預算支出全部細化到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和經濟性質分類款級科目;除涉密信息外,所有財政預算資金、政府采購及“三公”經費全部公開。
(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強結轉結余資金管理。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及“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部門、單位上一年預算的結轉資金用于下一年結轉項目的支出,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作為結余資金管理;加強政府購買服務資金管理。
(三)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提高財政支出績效。硬化預算約束,年度預算執行中一般不制定增加當年追加支出的計劃;嚴格按照預算、用款計劃、項目進度、有關合同和規定程序及時辦理資金支付,涉及政府采購的要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有關規定;逐步將績效管理范圍覆蓋所有財政資金。
(四)規范理財行為,嚴肅財經紀律。嚴格遵守《預算法》、《會計法》、《政府采購法》等財稅法律法規;健全預算編制、收入征管、資金分配、國庫管理、政府采購、財政監督、績效評價、責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強化責任追究,對檢查中發現的虛報、冒領、截留、挪用、滯留財政資金以及違規出臺稅收、非稅優惠政策等行為,要按照預算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嚴肅處理。
第二部分
太康縣農牧局2019年度部門預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預算總體情況說明
太康縣農牧局2019年收入總計4676.11萬元,支出總計4676.11萬元,與2018年31247.93萬元相比,收、支總計各減少26571.82萬元,減少85.04%。主要原因:上級轉移支付類項目支出預算中基本建設支出預算減少26765.66萬元,事業發展專項支出預算減少639.00萬元;工資福利支出預算中工資調增,相應增加社會保障金(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預算增加335.05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增加306.53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增加191.26萬元;本部門預算包括本級預算和所屬單位在內的匯總預算。
二、收入預算總體情況說明
2019年收入合計4676.11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4112.27萬元; 上級轉移支付撥款563.84萬元。
三、支出預算總體情況說明
2019年支出合計4676.11萬元,其中:基本支出3945.87萬元,占84.38%;項目支出730.24萬元,占15.62%。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預算總體情況說明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支預算4112.27萬元,上級轉移支付撥款563.84萬元。與2018年31247.93萬元相比,收、支總計各減少26571.82萬元,減少85.04%。主要原因:上級轉移支付類項目支出預算中基本建設支出預算減少26765.66萬元,事業發展專項支出預算減少639.00萬元;工資福利支出預算中工資調增,相應增加社會保障金(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住房公積金),預算增加335.05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預算增加306.53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增加191.26萬元;
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情況說明
2019 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年初預算為4112.27萬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工資福利(類)支出3264.81萬元,占79.39%;對個人和家庭補助(類)支出226.9萬元,占5.52%;商品和服務(類)支出454.16萬元,占11.04%;項目(類)支出166.4萬元,占4.05%。
六、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預算情況說明
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4112.27萬元,其中:人員經費3491.71萬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社會保障繳費、伙食補助費、績效工資、其他工資福利支出、離休費、退職(役)費、撫恤金、生活補助、醫療費、助學金、獎勵金、住房公積金、提租補貼、購房補貼、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公用經費454.16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 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托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用、稅金及附加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大型修繕、信息網絡及軟件購置更新、其他資本性支出;項目(類)支出166.4萬元,主要包括:農產品安全、動物疫病防控、動物檢疫、執法監管。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太康縣農牧局2019年沒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安排的支出。
八、 “三公”經費支出預算情況說明
2019 年“三公”經費預算為18.97萬元。2019年“三公”經費支出預算數比2018年19.6萬元減少0.63萬元,比上年減少3.21%。公務接待等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執行。
具體支出情況如下:
(一)、因公出國(境)費,2019年沒有安排因公出國(境)費。
(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14.9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執法用車運行維護費 14.9萬元,主要用于開展農業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動植物檢疫等工作所需車輛的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支出。2019年未安排公務用車購置費預算。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預算數比2018年15.4 萬元減少0.5萬元,比上年減少3.25%。
(三)、公務接待費4.07萬元,主要用于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預算數比2018年4.2萬元減少0.13萬元,比上年減少3.1%。主要原因:太康縣農牧局嚴格按照《河南省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要求,從嚴控制公務接待費,制定完善公務接待內部制度,從公務接待計劃安排、接待審批、接待標準等方面嚴格把關,公務接待費用相應減少。
九、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019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預算454.16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維 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勞務費、委托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用、稅金及附加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辦公設備購置、專用設備購置、大型修繕、信息網絡及軟件購置更新、其他資本性支出。
十、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太康縣農牧局2019年未安排政府采購預算。
十一、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2019年期初,河南省太康縣農牧局共有車輛2輛,其中:一般公務用車0輛、一般執法執勤用車2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0輛,其他用車0輛;無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及單位價值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
十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情況
由于我單位不存在國有資本經營,所以不存在收支數據。
十三、重點項目預算的績效目標等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2019年度,本單位沒有民生項目和重點支出項目,未開展預算績效評價。
第三部分 名詞解釋
1、財政撥款收入:是指縣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2、事業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3、其他收入:是指部門取得的除“財政撥款”、“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4、用事業基金彌補收支差額:是指事業單位在當年的“財政撥款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當年支出的情況下,使用以前年度積累的事業基金(即事業單位以前各年度收支相抵后,按國家規定提取、用于彌補以后年度收支差額的基金)彌補當年收支缺口的資金。
5、基本支出:是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所必需的開支,其內容包括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兩部分。
6、項目支出:是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7、“三公”經費:是指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管理,部門使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單位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差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8、機關運行經費:是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附:2019農牧局.xls